孩子『行為異常,除了多動癥,還可能有多動癥共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分享了關於註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診斷標準(點擊此處了解詳情),但是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除了診斷標準中的表現之外,似乎還有其他①異常行為。
正如下面故事的小主人公Andrew——
Andrew是一個6歲的男孩,他現在上幼兒園大班。
幼兒園老師常常跟他媽媽反映他上課坐不住,經常插話,不遵守規則,老師的話也不聽,到處亂跑。
媽媽也發現他在家吃飯總要離〓開座位多次,老是閑不住,一會兒就◣從這個沙發跳到另一個上面去。
基於這些情∩況,媽媽帶他去了醫院,醫生告訴她Andrew符合ADHD多動沖動型的診斷標準,但是他的一些行為表現僅僅用ADHD又難以解∴釋。
比如與別的小朋友◢打招呼時一定要問別人的名字;社交中¤總是說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喜歡▓紅色,衣服,書包,圖片等都要買紅色;一個問題要反復問等。
這些行為屬於社交互動問題,刻板重復的行為╱以及較為狹窄的興趣。
最後的診斷是:Andrew不單單是ADHD,還共患阿斯伯格綜√合征。
(以上行為不能作為∞診斷阿斯伯格綜合征的依據,請您不要對號入座。)
知道診斷後,Andrew媽媽產生了⌒ 很多疑問,“什麽是ADHD共患阿斯伯格綜合征?診斷為ADHD後為什麽還可以有其他病癥的診斷?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如何◥做呢?”
相信▅很多家長也有著和Andrew媽媽同樣的疑惑。
實際上,多動癥共患阿斯伯格綜合征是多動癥合並共患病的∏一種。ADHD共患病是指在患有ADHD 的同時伴有▼其他障礙。
當我們Ψ發現兒童除了註意力缺陷、多動、沖動等典型ADHD癥狀之外,還有其他不符合ADHD診斷∞標準的表現時,就要考慮是否存在共病了。
研究發現,在診斷為ADHD的孩子中有50%-60%中至〗少有一種共患病,超過10%有3種以上共患↙病,由此看來ADHD共患病是很普遍的。
如果㊣孩子已經被診斷為ADHD,但是經過系統的藥物和行ζ 為治療後沒有效果,或者越來越多出現一些其它癥狀時,那麽很有可能存在共患病。
因此帶著∏孩子進行ADHD的評估時,一定要考慮是否伴有共患病的某些表現。
那麽,哪】些障礙往往會和ADHD共病呢?
1.破壞性行為「障礙
破壞性行為障礙是所有共患病中最容易被診斷出來的,因為它的表現○很容易被發現。
例如發脾氣、身體攻擊,如襲擊其他人、愛爭辯、小偷小摸、對權威的各種挑戰或◎者叛逆。
在臨床◣診斷上,破壞性行為障礙又可以根據兒童的具體行為表⊙現,分為對立違︽抗障礙和品行障礙。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制定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
對↓立違抗性障礙的兒童表現為憤怒/易激惹、爭辯/對抗或報復的行為模式。
他們可能與大人爭吵,發脾氣,拒絕服從∩規則;
自己犯錯卻責怪他人,故意找茬或以生氣,抱怨,報復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可能頻繁遇到矛盾,在校違紀;
在有些情況下,尤其是沒有◤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情況下,這些癥狀將隨著時間的進展變得更∞糟糕。
而品行障礙是一種侵犯他人基本權利並違反與其★年齡相適應的規則的反復持續的行為模式▆。
包括對他人的嚴重侵襲,對動物的虐待,故意損害財產,偷竊,離家出走,逃學,偷偷摸摸的違反☉規矩等。是比對立性違抗障礙更嚴重的癥狀。
約1/3的ADHD共◣患有對立性違抗性障礙,1/4的ADHD兒童共患品行◆障礙。
2.焦慮障礙
焦慮障礙通常比行為障礙更難識別,因為前者的癥狀通常存在於孩子的頭腦中而不是表現為外在的行為,不易被老師家長察覺。
有焦慮障礙的兒童可能正在經歷ㄨ內疚、恐懼、甚至憤怒、並且逃避↑父母、老師或醫生的註意。
只有當他的癥狀表現為實際的行為▼時,例如失眠、拒絕上學,才會被№註意到。
當兒童頻繁出現恐懼和對監護人尤其是母親的過度依賴時,往往會提示他存在焦慮障礙。約有1/4的ADHD兒童伴⌒隨焦慮障礙。
3.情感障礙
許多ADHD孩子存在情感障礙,可能包括持續性〇抑郁障礙(惡劣心境)、重性抑『郁障礙、雙相障礙。
持續性抑郁障礙(惡劣心境)以長期的輕度抑郁、持續的易→怒和自暴自棄為特征,常伴有低自尊,對於兒童來說至少要●持續一年以上才可做此診斷∑ 。
重性卐抑郁障礙個體表現為有至少兩周的抑郁心境或對幾乎所有活動喪失興趣,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心境可能更多的表現為易激惹而不是悲傷。
此外可能還伴有食欲、體重、睡眠等變化,甚至存在自殺觀念和計★劃。
雙相障礙的兒童則表現出更復雜的紊亂:極端的@情感不穩定,行為障礙、社會性卐問題▼。這和ADHD的癥狀有明顯的重疊,許多雙相障礙的兒童也被診斷為ADHD。
4.孤獨癥譜系障礙
孤獨癥譜系障礙,也被稱為廣泛性發育障礙, 其包含了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癥和其〖他相關障礙性疾病。有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兒童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社會認知方面的顯著損害;
②交流延緩以及語◥言使用異常;
③有限並反復的興趣或行為。
孤獨癥兒童與他人很難建立社會關系。當孤獨癥譜系障♀礙孩子共患有ADHD時,會有明顯的攻擊性,易沖動,或者過度活躍的表♀現。
其中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的智商大都在一般水準之上,並且他們都能夠處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事情。
他們沒有語言□遲緩問題,但在交談和禮貌方面有困難,並且語調不正常。此外,在與同齡人的社會交往中也會表現得異ぷ常緊張、興趣刻板或者強迫行為。
5.抽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以及強迫癥
抽動癥是快速的、重復的活動或發聲,例如過度眨眼或長期反復清嗓。ADHD共患抽動癥的兒童【中,ADHD癥狀往往比抽動癥早出現2—3年。
抽動穢語綜合》征比較少見,它比抽動障礙更【嚴重,並且動作和發聲要每日重復很多次。
強迫癥包括強迫思維(如潔癖)以及強迫行為(如因潔癖而過度頻繁的洗手),而這些都是無法被自我控制住的。
研究表明,患有№抽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以及強迫癥◤任何一種疾病的孩子都有可能同時患有ADHD。
6.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可以分為閱讀障礙、計算障礙、寫作表達障礙和非言語型學習障礙,
其中,閱讀障礙更為常見,約占8患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能夠看清字母和單詞,但是在辨認字母▆和單詞方面有困難。
小部分孩子還存在包含有理解問題的閱讀障礙,而且╱這些孩子還存在接受語言能力差的問題,即有人跟他們說話時,他們很難理解別人所說的內容。
計算障礙的孩子表現為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問題而計算數學能力卻受到了影響。
而寫作表達障礙的孩子可能會出現組句及組成段落方面』的困難,正確使〗用語法、標點符號以及拼寫的困難,書寫工整的困難。
非言語型學習障礙目前還沒有被正式歸類為一種障礙性疾病,但正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註。
它對於ADHD兒童來說尤為重要,因為□ 它與註意力損害具有相關性,具體表現為視覺空間能力低下,社會技能損害以及數學∏能力損害。
7.發■育性協調障礙
存在發育性運動協調障礙的孩子表現為運動發育遲緩和運動協調能力大幅▽度低於相同智力水平的同齡孩子。
這些孩子看上去比較笨拙,會影響孩子的〓書寫以及其他學習活動,阻◎礙他們達到同齡人的運動水平。
8. 智力發育遲緩
智力發育遲緩通常顯現於年幼時期,表≡現為這個孩子沒有能夠達到該年齡所應該達到的發育標準水平。
在童年早期階段,孩子出現社交、運動技能和語言發育方面¤出現落後情況時,需要考慮是否存在智力發育遲緩問題。
9.交流障礙
交流∏障礙是一系列影響到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交流的問題。交流障礙不僅包括鑒別語言音調的能力低下,也包括獲取、回想和使用詞匯以及正確◥選擇詞序、格式和理解句義方面的能力有問題。
以上是常見的與ADHD共病的障礙,但是ADHD的共患病往往很難被鑒別出來,因為孩子▂成長發育較快,行為改變迅速,只有隨著時間▂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夠被診斷。
那麽一旦我們發現孩子可能存在ADHD共病時,家長應如何有效↓應對呢?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治療孩子共患病與治療ADHD都很重要,有時候,共患病對孩子的影響甚至超過了ADHD。
比如重度抑郁障礙,其癥狀∩可能比ADHD的表現更嚴重,即使最初因為孩子多動前來就診,但必須也要治〓療抑郁癥。
其次,家≡長一定要遵從醫囑,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治療的首選方案。
例如:
對於ADHD且伴有焦慮的兒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都能達到相同的目的。
而伴有攻ξ 擊性行為障礙的孩子,使用藥物結合行為治療比單純藥←物治療效果好很多。
對於ADHD且伴有孤獨譜系障礙的兒童,行為治療是一線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值得註意的是,伴有ADHD癥狀的孤獨譜系障礙的兒童和單純患有ADHD的兒童需要不同的藥物以控制多◆動的癥狀。
此外,家長需要及時關註孩】子心理上的變化,並給予關註和指引,因為患有共病的孩子可能更加敏◇感。經常性的給予孩子№肯定和贊揚,會讓他們更有成就感。
父母的一個擁抱,會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與愛,這不僅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也同時學會如何去愛他人。
最後,要註意共患病早期可能未被︼發現,或一段時間後才表現明顯。
如果孩子出現一些可疑癥狀,請及時與醫生探討一下您關心的⌒問題,也許需要∮重新考慮孩子的診斷和共患病,並適當改變治療計劃。
要永遠記住,無論是√多動癥還是多動癥伴共患病的孩子,他們和別的孩子一樣活潑可愛。
他們心思∩細膩,擁有著♀獨特的創造力,喜歡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樣的,他們值得我們溫柔以待。
參考文獻:
Michael I.Reiff,楊健(譯).兒童註意●缺陷多動障礙家長指南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123132323456456